媒体报道
新浪网:宋志平: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给重组企业支持
来源:新浪网 宣布时间:2016-03-223月19日,在中国生长高层论坛2016“去产能和去杠杆:迈过结构调解之槛”分论坛上,中国建筑质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体现,水泥行业一边去产能,一边新建屡禁不绝,海内的低标号水泥占据大部分市场,迟迟难以淘汰,必须市场、政府、大企业、协会一起行动,来解决过剩问题。政府和金融机构应该支持重组,给重组企业良好的政策。
以下为演讲实录:
各人好,今天很是兴奋就“去产能”这个话题和各人进行交流。中国建材的主营业务是水泥,所处的行业产能严重过剩。去年中国水泥产能35亿吨,销量23亿吨,水泥价格连续26个月下降,现在仍然还在降,目今去产能对水泥行业至关重要,只有去产能价格才华恢复,可是接纳哪些步伐呢?我有三个看法和各人分享。
一是综合性限产
第一,严禁新建。去年中国新建熟料投放市场4千多万吨,今年仍有新建3千多万吨熟料投放市场,我们一边去产能,一边却是新建屡禁不止。必须严禁以任何理由建新线。
第二,淘汰落后。供应侧结构性革新的焦点是结构性调解,是供应质量从低端向高端生长。已往我们淘汰小水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现在必须淘汰低标号水泥。目前中国使用的水泥有一半以上是32.5低标号,是全球标号最低的,在中国市场占50%-60%。我们资助非洲建水泥线,非洲市场起步使用的就是52.5高标号水泥。美国市场使用的是62.5标号水泥。全世界42.5标号水泥占50%,52.5-62.5标号水泥占50%,而我国32.5标号水泥却占50%-60%。你可以去日本买个高质量的马桶盖,但你却无法改变用低标号水泥盖的屋子,你想到过马桶盖,你想到过屋子的质量吗?我们的房产证是70年的,但用低标号水泥盖的屋子使用寿命也只有二、三十年。我国生产水泥的技术和装备是一流的,但生产的却是全世界最低标号的水泥,这是我国水泥行业的悲哀。我们必须形成统一意见,就像当年淘汰小水泥一样,坚决淘汰这些低强度的低标号水泥。
第三,错峰限产。在我国北方地区的15个省市,在工信部、环保部安排下错峰限产。量多了必须限产,没有其他步伐,就像车辆多了就得限号。有人嗣魅这不是市场的规则,但仅靠市场解决不了过剩问题,如果能解决,我们也不须要在这开会硏究。目今的情况下,必须依靠政府、协会、大企业一起行动来解决过剩的问题。
二是大力开展联合重组
中国建材是靠联合重组生长起来的企业,已往十年间,重组了上千家水泥,重组了4.5亿吨水泥,在中国水泥行业约占15%。然而中国建材已往的重组基本是孤军奋战,做出了巨大牺牲,我们救了不少银行、资助许多投资者解了套,为行业创立了好的市场情况,也给地方政府做了很大孝敬。我希望下一轮的重组能获得政府、银行、融资机构的支持,资金、政策能够多一点倾斜到重组企业,使这些重组企业的利益获得包管,不然会酿成“谁重组、谁亏损”,各人都解套了,却让重组企业吃大亏,这不切合逻辑。我们应该支持重组企业,为重组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,中国建材是靠重组走过来的,还计划继续重组,不重组解决不了去产能的最终问题。
三是改变竞争文化
竞争有好的竞争也有坏的竞争。我们应提倡好的竞争,好的竞争增进企业生长、;な谐,坏的竞争损害企业、扰乱市场。中国大多情况下是重视价格低者,低价中标,这种价值倾向可能会导致企业向低端生长,而不是追求高端水平。我国的执法有《反垄断法》,其实另有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、《反倾销》条例,现在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市场情况,阻挡不正当竞争、阻挡低价竞争,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,这样有利于企业的生长,最后才有利于客户。不然全世界都来购置我国的高水平的水泥技术和装备,可我们却在生产使用全世界最低标号的水泥,占比高达50%-60%,难道这样的状况不应该改变吗?
以上是我讲的三个看法,谢谢各人。
(全文下载)
媒体报道链接:
宋志平应邀加入中国生长高层论坛第十七届年会
中国经济网:“去产能和去杠杆:迈过结构调解之槛”分论坛视频回放
企业视察网:宋志平:必须淘汰低标号水泥